難得跟老公有共識,我倆一致認為某篇 25 萬雞湯文很適合拿去做智力測驗。
純談論收入有屁用,那只是一個數字。我上一個社福團隊裡一堆不缺錢的富二代成員,收入少得可以領補助的那種(幫社工們 QQ),但人家天天心靈滿足地來上班,根本不靠薪水過活。
當然我也沒臉笑他們啦,我也不靠薪水吃飯 XDDD。
我們的服務對象,都是需要協助的低收入戶,他們那日子過得真的是... 三個字——苦哈哈。從表面數字來看,服務對象賺的時薪都比我們高,可實際上呢?所以說,討論收入有意義嗎?
愛寫雞湯文的作者一堆都嘛跟咱一樣,沒家累還有遺產可以繼承。但我至少有點羞恥心,知道毒雞湯煮不得。收入 3 萬極有可能比收入 25 萬來得快樂,但重點從來就不是收入,是階級、是出身、是肩膀上的責任差異。
錢無法買到你想要的一切,但你 99% 的煩惱可以靠錢解決。有個好出身,包你快樂指數翻倍。沒有好出身怎麼辦?靠自己翻轉啊,先從倒掉碗裡的雞湯開始。